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GF  2018-08-05 20:01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[闲聊] 有关翻译(正经翻译,不是里界哒):意译好还是音译好?



这个问题的来源初衷是某和某一个侄子聊龙珠……他一个95后正好这阵子才补完龙珠正传(漫画),挺兴奋的在说悟空打比克、打比克二代,然后复述比克父子的招式:什么魔杀炮啦、魔眼啦、嘴炮啦~以及最后被魔封波封印啥的……

然后某想了一会才知道他说的是短笛!

well,也是,翻译的统一性问题,是实体本漫画没落后、大版权时代兴起以来,应版权方要求才开始正式化的。其实某倒觉得以前一些意译的名字、有时候反倒比官方统一名称更顺耳些。

比如短笛,人家的名字就是短笛(魔笛)的意思嘛、干嘛非要音译呢?何况他一堆手下都是乐器本名……比克比克的,老让某觉得像语气助词,类似pico~pico这样。

比如机器猫、蓝胖子,哆啦A梦是挺可爱、但是你真的不如机器猫、甚至小叮当接地气嘛(傲娇脸

又比如圣女贞德,妈蛋的确是国人故意润色错译的,这就和孝庄太后生前不会自称“我孝庄”一样。但当某看了其它彼时的翻译:让达克、贞达尔科、珍娜达尔克什么的之后,某觉得:“贞(洁)(圣)德”这么艺术加工的意译棒棒哒!

还有Kobold,台版港版都音译成科伯特,多难记~还是我大陆玩梗鼻祖之“狗头人”带感啊(我们可是龙裔,汪!)

以上,大家觉得意译和音译哪个更有趣?

顺便:最后一个狗头人,挺有趣的。有兴趣可以听听这段DND说(三宝)书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23674335

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B1F  2018-08-05 20:43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回 1楼(a12b4d82) 2楼(饼) 的帖子

也不尽然。

其实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时期,一些著名文人也试图用自己信达雅的一套翻译外文词语(主要是欧洲思想、科学著作里的生僻词语),并且也是受到当时文化界大力支持的。

可惜最后还是没敌过日本的先河。

这方面度娘和维基似乎都有提到,并不是11区多么先、也不是它多么宣传,真的就是翻译的接地气的问题。也就是“我不需要让国人真的懂这个词,我只需要让国人(注意是国人不是上层建筑、知识分子)在本国文化里、能基本懂这个词的意思就行”。颇有一种“先实用、再纠正(或者深入)”的意思。

然后……然后就没然后了,虽然中国的词语翻译定基调失败是多方面的原因,但不可否认、基本上后来的科学、文化上的很多汉语词汇、就是二翻或者直接用日文外来词了。

所以有时候信达雅真的没啥用,先要让人能有印象能有个自己文化里的类比物学起来、更管用。

顺便:90年代彩漫?emmm……

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B2F  2018-08-05 20:57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回 5楼(c200dae1) 的帖子

肯定有要素啊,欧洲怪谈“吹笛子的捕鼠人”对应恶魔, 而短笛是漫画里的大魔王,而且短笛“生”出来的手下都是乐器名。

所以某才说后来改成比克颇有点别扭。

顺便:其实某一直认为纽约叫做“新约克”特别符合白人殖民黑历史,瞬间就有一种二逼感扑面而来

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B3F  2018-08-05 21:45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回 11楼(繁星) 的帖子

蓝胖子是调侃啦,其实某更喜欢听“机器猫、帮帮我”,然后看那个无耳大猫脸出现,感觉忒喜感。

另外,所谓意译其实并不是完全根据翻译者对该人行为性格+名字,进行脑补展开就叫意译。

欧美的几乎所有名字其实都有对应的语源含义或者引申,只是国人不在乎而已。有维京语系的、斯拉夫语系的、撒克逊语系的、希腊语系的,多了去了。

假如稍稍了解一下西方姓名学(虽然人家这方面的学问不叫这名,某就这么一说),找到美好或特别的含义并不困难。然后再琢磨怎么翻译过来好——其实好的意译,很见翻译者的功底和能力。

甚至反过来,中国的姓也能翻译出外国范儿。中国的“王”姓意译过去不就可以是king么;中国的“张”姓意译过去不就可以是“hunter”么?中国的李姓意译过去不就可以是“elis(or)”么?

至于你说的那些似是而非的、停留在动漫方面的耿直boy意译……[摊手]

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B4F  2018-08-05 21:57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回 14楼(点点XXZZ) 的帖子

与创造力无关。是习惯以及没争过这个习惯只好败于习惯的习惯力量~ (这话别扭不?理解就好)

举例就算了。这玩意在大网络时代,查查“外来词汇”之类民科后,存个什么态度就看你信啥了。反正某不觉得外来词汇多少能损伤国人啥……

至于一个好翻译的责任什么的,某是这个态度:专业的归专业、社会的归社会。专业人士学不好或者冒坏,把社会带沟里去了,不是社会的错。

同样的,社会也没必要指责“谁谁谁翻译错了”,错了这么多年,社会都没发声改、说明啥?emmm……

所以一句话:某根本没谈翻译好坏、或者因为翻译产生的撕逼问题,某只是调侃翻译的两种方式大家偏向谁而已。

你跑题了绅士。

a16.gif

没声音了哟

B5F  2018-08-06 12:41
(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)

回 16楼(点点XXZZ) 的帖子

agree to disagree呗?对日式外来词,某没有那个想法争辩。

至于贞德这个翻译,你那个楼说了半天,还是在严谨的讨论“音译错误”问题啊——

“稍微做点调查就知道贞=Jeanne,德= d'Arc,明明这是一个能避免翻译错误的事情,却闹出了笑话还以讹传讹影响了不少人”

怎么就和音译意译无关了呢?而且某之前就对贞德这个翻译自我定义了:“又比如圣女贞德,妈蛋的确是国人故意润色错译的”,某并没有否定这是个错译,但是音的错译恰恰阴差阳错的贴合了贞德本人的“意”。不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巧合么?怎么你会觉得这么不以为然呢?某就觉得很好,而且这才是为什么贞德这个翻译最终广为流传的基础——在我国文化认同上接地气。

顺便:fate以后才错翻?这就是胡说了。

贞德这个错翻比fate得早了100多年呢~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、随着西学东渐的大量西方文化过来的,因为同时代表着民主自由、爱国情怀、女性独立,你猜它在当时的中国有没有生命力? fate那种平成死宅系可没那么大脸。

最后,你对音译意译的看法某没意见,这是专业的东西,尊重尊重。